安靜的人,都是不動聲色的厲害角色

一切事物,安靜了就會顯得厚重和可靠。反之,就容易流於輕浮和淺薄。——馬德

1
在一些重要的社交場合,有一些人,總是急於表現,看起來侃侃而談,一副春風得意的樣子。但其實不過爾爾。

而那些真正厲害的人,往往都是不動聲色的。他們胸有成竹,勝券在握,自然不需要表現什麼,只是安靜地待在那裡,就讓人不得不審慎幾分。

見得多了,識得多了,心中有丘壑,有萬象。凡事都在他們掌握之中,自然見怪不怪。

有一種境界叫做深水靜流。靜流只是表象,深水才是本質。所以,安靜的人,都是有強大的東西在支撐,是不容小覷的。

正如作家馬德說:“一切事物,安靜了就會顯得厚重和可靠。反之,就容易流於輕浮和淺薄。”

2

當一個人安靜下來,原先四處飄散的思緒,會集中形成一個點。形成一個觀念,一個想法,並且如此清晰,堅定,有力。這個時候,人往往具備強大的凝聚力和爆發力。無論做什麼,都是所向披靡,一往無前的。

而當一個人變得浮躁,焦躁,各種各樣的思緒便會四處飄散。這個時候,要么一個想法都沒有,要么被很多很多個想法糾纏。沒有一個集中的發力點,所以什麼都想做,也什麼都做不好。

人這一生,精力和時間都很有限。重要的不是做多少別人認為正確的事情,而是靜下心來發現,什麼才是自己真正需要做的,然後集中全部精力,矢志不渝地完成它。

安靜,不是不作為,而是沉潛下來,厚積薄發。平日里,雲淡風輕,關鍵時刻,一矢中的。

周國平說:人的使命就是把生命照看好,把靈魂安頓好,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。

一個人擁有了豐富的精神世界,反而能夠很好地沉澱,安靜下來。相反,精神貧瘠的人,往往呈現出一種輕浮,淺薄的狀態。

這可能與某些人的認知相左。因為他們覺得安靜的人,生活一定很單調,乏味,無趣。他們所喜歡做的事情,比如閱讀,畫畫,插花等也都是無聊至極的,不如去夜店,喝酒,跳舞,K歌,蹦極……這樣的活動來得刺激和熱鬧。

恰恰相反,正因為精神和心靈的豐富,所以才不需要藉助外在一切的喧嘩與刺激,才能享受安安靜靜的平平淡淡的生活,並在其中獲得趣味來。

安靜的人,都是不動聲色的厲害角色
安靜的人,都很有智慧

古人說:定能生智,靜能生慧。是大有學問在的。

一個人的心若是定不下來,靜不下來,是很難做好一件事情的,連一件事情都做不好的人,又何談成功的人生。

有一個巨商,為躲避動盪,把所有的家財置換成金銀票,並將金銀票小心地藏進傘柄之內。

不料,回鄉途中出了意外,他不慎打了一個噸,醒來之後雨傘不見了!

巨商畢竟經商數年,他處亂不驚地觀察,發現隨身攜帶的包裹完好無損,斷定拿雨傘之人肯定不是專業盜賊,估計是過路人順手牽羊拿走了雨傘,此人應該就在附近。

巨商於是就在此地住了下來,購置了修傘工具,幹起了修傘的營生。

一晃兩年過去了,他也沒有等來自己的雨傘。然而在修傘過程中,他發現有些人雨傘壞到不值得一修的時候,就會再買一把。

於是他又改行“舊傘換新傘”,並且換傘不加價。有一天,他等來一個中年人來換傘,手裡拿著的正是自己丟失的那把傘,並且傘柄處完好無損,於是巨商不動聲色地給他換了一把新傘。

在突如其來的事件面前,巨商能夠沉著應對,從而失而復得。這是靜之後的智慧。

靜,是人生的大智慧,一旦面前出現突發狀況,慌亂,焦急於事無補,有時還會使事情變得更糟,而恰如其分的沉靜,不僅能夠讓你穩住陣腳,甚至能幫你挽回損失。

安靜的人,遵循內心生活

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,每個人都很浮躁,很焦慮,馬不停蹄地往前趕,卻很少有人靜下心來,思考一下,所拼命追求的是不是真正為自己所需,還只是隨波逐流?

有很多人,窮其一生,到最後才發現,一直活在別人對自己的期待和滿意之中,活得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一生。那時候,已經悔之晚矣。

安靜的人,更容易透過現像看到事情的本質,更能發現自己內心的需求,知道自己要什麼,該做什麼,從而實現自己想要的人生。

3

他們比任何人都會冷靜看待這世界,比任何人都明白那些被侃侃而談的“大道理”,比任何人都更能堅定地遵循自己的內心。

 

發表迴響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